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武冈市展辉学校云台中学并肩前行共建和谐校园促进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梦想 武冈市展辉学

在湖南省武冈市庆丰西路,一所现代化民办学校自2004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标杆——武冈市展辉学校(亦称云台中学)。这所由香港展辉企业股份 董事长段世辉投资创办的全日制学校,以257亩校园、超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和“国际化、现代化”的定位,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贯制教育体系。其进步历程折射出中国民办教育的创新与活力,更成为观察乡村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样本。

办学理念与教育特色

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操作

展辉学校创校之初即确立“面向全体、人本求真、启智求善、艺术求美”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这一理念通过双轨制落地:一方面聘请加拿大籍教育专家傅俐亚参与管理,引入西方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由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担任名誉校长,融合中国传统教育精髓。课程设置上,英语教学由外籍教师担纲,同时强化国学经典研读,形成“双语双文化”特色。

特点化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针对学生多样化需求,首创“四维管理模式”:全托、半托、寄宿、走读并行。封闭式管理不仅保障安全,更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如天文台观测、体操训练、科创实验室等活动,构建“学科+特长”培养体系。2012年林丹获湖南省演讲赛一等奖、王敦富获全国美术奖等案例,印证了其素质教育的成效。

教学成果与学术成就

升学竞争力的持续突破

展辉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始终位居武冈市前列。初中部2007-2015年连续九年人均总分全市第一;高中部2007年至今培养出12名清华北大学子,其中2012年曾兴、曾菱衣分获湖南省理科第二名和文科第二名。更显著的是其“低进高出”特质: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率突破30%,二本率达80%,远超省内同类民办学校平均水平。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学校通过“精英引进+本土培养”构建优质师资池。初期从3000余名应聘者中遴选185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质量教师35人。持续实施“青蓝工程”,如初中部毛建平2017年获湖南省生物教学比武一等奖,近年更承担5项省级科研课题,其中《民办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操作研究》获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教师本科率89%(376人/422人),形成以32岁青年教师为主力的创新型团队。

资源建设与校园环境

硬件设施的标杆性投入

建校总投资达4.58亿元(后期扩容),按民族级示范标准配置设施。校区拥有12万册图书馆、400米塑胶跑道、室内体育馆及天文台,教学仪器投入近1000万元。数字化建设尤为突出: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体系,校园网络全覆盖,支持远程教学交互,成为邵阳市首批“聪明校园”试点。

文化生态的立体化营造

校园设计融合功能性与美育价格:主体建筑采用现代简约风格,辅以园林景观和主题雕塑群。通过“亮化、绿化、硬化、美化”工程,形成“一轴三区”格局——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有机衔接。文化建设以校训“爱国、求知、笃行、致远”为核心,开展礼仪教育、读书会等主题活动,2011年获评湖南省“文明卫生先进单位”和“绿化职业先进单位”。

社会认可与进步挑战

民办教育品牌的辐射效应

建校20年来,学校获民族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15项,包括“全国百佳民办特色学校”“湖南省骨干民办学校”等。其模式吸引省内外数万人次考察,2008年湖南省民办教育现场会选址该校召开。领导层高度重视,原省长周伯华、现省委书记徐守盛等均曾视察,肯定其“平民收费标准,示范学校质量”的办学规则。

可持续进步瓶颈与应对

随着规模扩张至9100名学生(2023年),学校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班额压力(166个班级),需优化师生比;二是政策环境变化,“公费师范生规划”扩大可能影响生源;三是周边交通拥堵,2022年开学日市需现场调度。应对策略包括: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与武冈职业中专合作师资培训,扩建校区分流。

重点拎出来说: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展辉学校的二十年进步证明:民办教育可通过高质量供给填补乡村优质资源缺口。其成功核心在于坚守“硬件国际化、质量示范化、收费平民化”的三维平衡,这为县域教育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未来突破需关注两点:一是深化“特点化教育”,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分层教学;二是扩大社会责任,如与公费师范生项目对接培养师资。正如该校校训“笃行致远”所寓意的,只有持续创新教育形态,才能使乡村学校真正成为人才培育的沃土而非升学竞赛的工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