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圈中有多少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进修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难题解决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影响的小兔、圆圈等。
三、活动经过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进修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经过,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哪里?(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多少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多少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多少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怎样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领会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二、有没有好玩点的幼儿园户外游戏?
1、人、枪、虎(追逐跑) 2、贴人(追逐跑) 3、推铁环(技巧类)
4、空竹(技巧类) 5、跳皮筋(弹跳类) 6、老鼠笼(钻爬类)
7、打老鼠(投掷类) 8、舞龙(技巧类) 9、踢毽(技巧类)
10、竹竿舞(技巧类)
三、吹糖人可以赚钱吗
要是在景点可以赚点钱 然而在一般的市场 夜市 肯定不行
四、养蛋鸡的房怎么盖
散养蛋鸡鸡舍怎样建设
核心提示:现代蛋鸡散养并不是原来地方鸡种的规模化散养,而是选择适宜散养的高产蛋鸡品种,利用果园、林地进行规模化散养。为了使高产蛋鸡
现代蛋鸡散养并不是原来地方鸡种的规模化散养,而是选择适宜散养的高产蛋鸡品种,利用果园、林地进行规模化散养。为了使高产蛋鸡在散养情形下也能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必须采取科学的补料、补光、防暑降温等措施。 1设施及建设
1.1房舍和产蛋窝在散养蛋鸡时,房舍主要起晚上鸡休息和产蛋场所的影响。一般房舍可以建成坐北朝南、三面围墙的敞棚状,高度在1.5~1.8m,前高后低;鸡舍的跨度不宜太深,以4m左右为好,春秋季节阳光能照射到屋内;鸡舍的长度可以根据容纳鸡的数量确定,然而要隔成3m到4m的隔间,易于产蛋箱的摆放,每个房间可供100~120只鸡使用。顶架最好架成钢管结构或硬质的木版,便于有力支撑上覆物防止风吹,顶上覆盖物从下向上依次铺设双层的塑料布,油毛毡,稻草垫子,最外层铺石棉瓦,用铁钩固定到檩条上,以固定顶棚这样的建筑保暖隔热,挡风不漏雨,冬暖夏凉,且造价低。房舍的前沿可以吊上麻袋或草帘,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放下来,鸡只可以自在出入,而舍内有保持一定的温度。鸡舍的地面处理,沿墙边50cm用三合土硬化,防止老鼠打洞,其他部位把地面用素土夯实即可,地面可以铺上3~5cm的粗沙,供鸡沙浴使用。在鸡舍的靠北墙地方用圆木棍或竹竿钉制栖架,栖架为阶梯装,4~5个阶梯,阶梯高度25cm,每个阶梯的宽度20cm即可,见图1。 高产蛋鸡的产蛋时刻一般比较集中,因此数量上要满足需要,否则鸡就会到处下蛋。产蛋箱可以使用肉种鸡用的双层产蛋箱,也可以用砖沿山墙两侧砌成35cm见方的格状,窝中铺上麦秸或稻草。产蛋箱(窝)的数量以3到4只鸡一个为好,产蛋窝要隐蔽一些。
对选取的场地四周进行围栏圈定,围栏的面积可以根据鸡只的几许和区域内树木、植被的情况确定。围栏方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塑料网、铁丝网、竹片、木栏等,设置的网眼大致和网的高度,以既能阻挡鸡只钻出或飞出又能防止野兽的侵入。墙根种植一些葡萄、爬山虎、丝瓜等一些可以爬墙的藤类植物或蔬菜类作物。运动场是鸡获取天然食物的场所,应有茂盛的果木、树林或花卉,也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树木和花草,草可以供鸡只采食,树木可以供鸡只在炎热的夏季遮荫,有利于防止热应激。在树木没成林以前可以给鸡搭一些遮荫凉棚。 1.2补料和补水设施高产蛋鸡散养要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和补料密不可分,在散养鸡舍内或鸡舍外墙边防雨的地方以设置补料料桶或食槽。舍内料筒的摆放位置在鸡舍的中间(见图1),1个直径40cm的料桶可供20只鸡同时采食。料桶用绳子或铁丝吊起来,防止鸡晚上到上面栖息。舍外及散养区域内根据鸡的活动范围设置补料食槽,注意食槽上方必须有遮荫避雨设施。 补料量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散养地的植被情况、虫草的几许和鸡的觅食情况来确定。一般每天补饲两次。早晨开始开灯补光时加料饲喂一次,不要在每日产蛋集中的时刻补料,晚上用口哨叫鸡回来后再补饲一次,每次补料量按笼养鸡采食量的80%~95%补给。剩余的5%~20%让鸡只在环境中去采食虫草弥补。每天给鸡只定时饮水3~4次。在给鸡补料应防止浪费饲料。 饮水设备可以采用水槽、水盆或自动饮水设备。在鸡舍周围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在远离鸡舍的地方定点放置饮水盆,保证鸡能不费力气就可以饮到清洁的水。不要把饮水设备放到鸡舍内,防止水溢出污染舍内环境。注意每天最好刷洗水槽,清楚水槽内的鸡粪和其他杂物,让鸡只饮到干净清洁卫生的水。
1.3照明体系和补光光照的影响是刺激鸡的性腺发育、维持正常排卵以及使鸡能够进行采食、饮水、交流等各种活动。鸡的排卵时刻一般控制在产蛋后2h内,然而为了能够把鸡蛋产在白天,天黑前2h鸡就不排卵了,因此为了确保散养的高产蛋鸡能够高产,应给予与集约化
笼养一样的光照程序和光照强度。因此鸡舍内应根据散养舍建筑面积的大致和成鸡的光照强度配置照明体系,设置一定量的灯泡。灯泡一般安装在蛋鸡夜晚休息的场所,面积16m2平方米的鸡舍空间使用一个40瓦的灯泡可以满足需要。 散养蛋鸡补光的方式和笼养鸡基本相同,根据日照情况确定补光的时刻。由于高产蛋鸡散养的季节控制在3月到11月,因此育雏育成期是在10月到2月完成,也就是开始放养时鸡的周龄在16~17周龄左右。3月份的天然光照大约11h左右,这时开始补光,每周增加半小时到1小时,达到每日16~16.5h为止,并恒定下来。产蛋5~6个月后,将每日的光照时刻调至每日17h。补光方式采取每日固定在早上5点钟开始补光,一般在天黑约在傍晚6:30~7:30将散养鸡用口哨叫回鸡舍,并同时补料,在补料的同时补光到规定的时刻。光照一经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散养场地一般都比较偏僻,电力供应不稳定,如果饲养量比较大,可以备用一小型发电设备,以供应急之用。
1.4遮荫避雨和通风设施鸡的体温比较高,在散养情形下能够主动寻找凉快的树荫下避暑,而且可以通过沙浴降温,因此鸡舍内不需要降温设备。由于鸡舍采用三面围墙的敞棚状,舍内外的空气交换充分,也没有必要安装风机或风扇。 雨季散养鸡的避雨特别重要,在围栏区内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搭设数个避雨棚,以防突然而来的雷雨。一般情况下饲养员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通过吹哨把鸡唤回鸡舍,对个别回不来的鸡可以就近避雨。
1.5轮牧场地的设计根据场地的大致、生长草的几许、散养鸡数的几许进行分割围栏,采取定期轮牧的饲养方式,等一散养地的草食差不多后应赶到另一片散养地,作到鸡一经散养就日日有可食的草、虫或树叶等。同时也有利于果园的翻耕,鸡粪的处理,果树的管理与施肥、用药,保证牧草的复壮和生长,也可防止鸡群间疾病的传播便于消毒处理。为了保证散养鸡有充足的牧草,可预先在散养地种植一些可供鸡食用的牧草如苜蓿、黑麦草、龙爪稷等。 散养的主要目的是进步蛋质量,让鸡只在外界环境中采食虫草和其他可食之物,每过一段时刻后,散养地的虫草会被鸡只草食完,因此应预先将散养地根据散养鸡的数量和散养时刻的长短及散养季节划分成多片散养区域,用围栏分区围起来轮换放养,一片散养一至两周后,赶到另一个围栏内散养,让已采食过的散养小片区休养生息,恢复植被后再散养,使鸡只在整个散养期都有可食的虫草等物。 2拓展资料与讨论
高产蛋鸡散养需要提供可靠的配套设施,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技巧,在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使用三面围墙的坡屋顶敞棚结构造价低,而且空气流通好,舍内沿两侧山墙安放产蛋箱,中间吊料桶,后山墙安放鸡晚上休息的栖架,不仅便于管理,而且方便补光和补料。 在补光措施上,采取和笼养鸡近似的措施,使散养鸡的排卵和产蛋更加规律性。为了使散养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在放养区域内增设一定数量的补料点和补水点特别重要,还要注意放养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采取素质生息的轮流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