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设备利用率计算方式 设备利用率计算方法详细解析 设备利用率计算案例

设备利用率的计算旨在衡量生产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其核心公式为实际有效使用时刻或产量与学说最大值的比率。根据应用场景和数据获取方式,主要分为下面内容三类计算技巧:

1. 基于时刻的计算法

公式:`设备利用率 = (实际使用时刻 / 总可用时刻) × 100%`

  • 实际使用时刻:设备有效生产运行的时刻(扣除故障、调整、等待等非生产时刻)。
  • 总可用时刻:规划职业时刻(如单班8小时)或日历时刻(24小时)。
  • 适用场景:适用于设备运行时刻易记录但产量波动大的情况,如定制化生产或维修频繁的产线。

    示例:某设备规划每日运行8小时,实际生产6小时,则利用率为75%。

    2. 基于产量的计算法

    公式:`设备利用率 = (实际产量 / 学说产量) × 100%`

  • 学说产量:设备在理想情形下单位时刻的最大产出(如每小时100件)。
  • 实际产量:统计周期内的合格品产量。
  • 适用场景:适用于产量稳定、工艺标准化的场景(如流水线生产)。

    示例:设备学说产能为每小时100件,实际产出80件,则利用率为80%。

    3. 综合效率法(考虑多影响损失)

    公式:`设备利用率 = [(实际运行时刻

  • 故障/调整/空闲时刻) / 总运行时刻] × 100%`
  • 关键影响:需扣除故障停机、换模调试、规划外空闲等无效时刻。
  • 适用场景:需深度分析效率损失根源时,如精益生产改进项目。

    示例:设备总运行8小时,其中故障0.5小时、调整0.5小时、空闲1小时,则有效运行6小时,利用率为75%。

    注意事项与关联概念

    1. 与OEE的区别

    设备利用率仅反映时刻或产量维度,而整体设备效率(OEE) 综合了时刻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OEE = 时刻利用率 × 性能利用率 × 良品率),更全面。

  • 例如,OEE 75%可能由85%时刻利用率、90%性能率、98%良品率构成。
  • 2. 实际应用建议

  • 选择技巧
  • 设备多、产量波动大 → 采用时刻法(如公式二)。
  • 产量稳定、标准明确 → 采用产量法(如公式一)。
  • 需优化故障管理 → 采用综合效率法
  • 数据准确性:需确保记录诚实停机缘故(如故障、换模)。
  • 行业参考值:工业设备利用率通常在70%-85%为较优水平,2024年三季度全国工业平均为75.1%。
  • 拓展资料

    设备利用率的核心是量化设备有效贡献,企业可根据生产特性选择公式:

  • 时刻法:通用性强,适合多场景;
  • 产量法:适合标准化生产;
  • 综合法:深度优化时使用。
  •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OEE、良品率等指标,全面诊断生产效率瓶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