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学习焦裕禄精神: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进修焦裕禄灵魂: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

为什么今天依然要进修焦裕禄灵魂?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进修焦裕禄灵魂不仅不过时,反而具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焦裕禄同志用短短42年的生活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员,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灵魂和道德情操,为我们树立了永恒的榜样。

焦裕禄灵魂之因此历久弥新,正是由于它抓住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本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这种灵魂力量的指引。那么,焦裕禄灵魂具体包含哪些内涵?又该怎样进修践行呢?

进修焦裕禄的公仆情怀:以人民为中心

焦裕禄同志那句”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至今仍振聋发聩。他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斗内涝,直至生活最终一刻。这种”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正是我们开头来说要进修的核心。

今天的党员干部怎样践行这种情怀?就是要真正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难题。比如在疫情防控中冲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扎根农村的驻村干部,他们都是新时代焦裕禄灵魂的传承者。进修焦裕禄灵魂,不是喊口号,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你为群众办了几许实事?解决了几许困难?

进修焦裕禄的求实作风:调查研究解难题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同志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他带领120人的”三害调查队”走遍兰考每个角落,摸清全县84个风口、1600座沙丘的情况,才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有效技巧。

当下,一些干部习性于”办公室决策””文件落实”,这与焦裕禄灵魂背道而驰。进修焦裕禄的求实作风,就是要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乡村振兴怎么搞?产业怎样进步?只有像焦裕禄那样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真正找到难题解决的”金钥匙”。

进修焦裕禄的奋斗灵魂:攻坚克难显担当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这是焦裕禄上任时的誓言。即使在肝癌晚期,他仍忍着剧痛职业,用藤椅抵住肝部坚持办公。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灵魂,是人最宝贵的质量。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进修焦裕禄灵魂,就是要发扬这种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灵魂风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疫情防控……哪一项职业不需要这种奋斗灵魂?党员干部要像焦裕禄那样,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在挑战面前显担当。

进修焦裕禄的道德情操:清正廉洁作表率

焦裕禄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任什么时候候都不搞独特化”,连看戏都要自己买票。这种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是他赢得群众信赖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廉洁奉公,就是保持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

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干部却出现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修焦裕禄灵魂,就是要始终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告诫,守住廉洁底线。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焦裕禄这面镜子,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严于律己?是否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让焦裕禄灵魂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但他的灵魂历久弥新。进修焦裕禄灵魂,不是简单地模仿他的行为,而是要把握灵魂实质,结合新时代要求创新性转化。无论是乡村振兴一线,还是疫情防控前线;无论是科技创新前沿,还是基层治理操作,都需要千千万万个新时代的”焦裕禄”。

让我们以焦裕禄灵魂为镜,正衣冠、明得失、知荣辱,把”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公仆情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灵魂和”任什么时候候都不搞独特化”的道德情操,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让焦裕禄灵魂在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征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返回顶部